台積電2奈米機密外洩案全解析

最近「日經亞洲」(Nikkei Asia)首先揭露台積電2奈米核心機密外洩事件,指稱台積電已於內部監控發現異常後火速解雇多名涉案工程師,並配合司法調查。

世界半導體龍頭台積電(TSMC)的2奈米(2nm)機密外洩案,不僅震撼半導體國際產業鏈,更引發高額跨國求償及國家安全的猛烈討論。檢警7月下旬(7/25-7/28)大動作搜查、訊問包含現職及離職等3名工程師,指控他們將大量台積電2奈米製程關鍵設計資料拍照外流,潛在受益方更涉及日本知名設備大廠東京威力科創(Tokyo Electron, TEL)。

主嫌為前台積電工程師(陳姓),離職後進入TEL,仍密切聯繫台積電舊同事。他涉嫌要同事將2奈米研發圖面於螢幕展示,利用手機拍下上千張極為關鍵的技術機密。台積電內部稽核系統發覺異狀,隨即追查,並報請檢調偵辦。三名涉案人中,包含兩名台積電在職工程師,目前均已依《國家安全法》重罪羈押偵辦,其他相關人等部分因涉案較輕,處以保釋或限制住居。

現行國科會列管「14奈米以下」製程為國家核心技術,若非法洩漏,最高可處12年徒刑及新台幣1億元罰金。業界稱本案外洩資料量高達數千張,影響層面極廣。

國際產業鏈與金融市場漣漪

台積電的2奈米技術被喻為全球最前瞻,運用於下一代AI、高效運算、大型資料中心等超級核心應用。潛在受害者眾,包括蘋果(Apple)、Nvidia等全球頂級品牌,密切仰賴台積電維護技術競爭門檻。因此,一旦業界傳聞2奈米資料遭到外洩,亦不排除有供應鏈上下游廠商也受衝擊。

日本廠商Rapidus正與台、韓、美大廠競逐2奈米技術,東京威力科創更是全球半導體設備關鍵供應商。消息曝光後,東京威力科創股價兩日內重挫近21%,Rapidus則在7月18日宣布2奈米實驗成功後,市場傳言台灣機密技術可能外流至日方,相關國際合作態勢及信賴均受到衝擊。各國產業界正高度關注這場諜戰風暴的後續影響。

由於涉案技術屬國際頂尖且極具商業價值,若證實有日本企業接受並應用台積電2奈米流出機密,未來極有可能引發跨國鉅額賠償。專家認為,依照過往類似案例,2奈米等級的技術每季授權價可高達數億至十億不等,若全球客戶與合作夥伴因此受損失,日廠可能面臨數十億甚至百億美元的天價求償壓力,亦不排除進入國際司法訴訟。這將成為亞洲半導體史上具代表性的跨國智慧財產權糾紛之一。

台積電快速反制與台灣保密法制考驗

台積電於今年5月即察覺流言,啟動內控調查,7月案情完整曝光後旋即解聘涉案工程師,並發表「零容忍」立場,表示已升級資安與監控系統,全面配合司法偵辦。公司高層強調,本案為2022年修法將高階半導體納入《國家安全法》後,首例以國安為名偵辦的案件,顯示台灣科技產業已將保密防線上升到國土安全層級。

本案除對台積電本身造成短期股價與合作信任影響,也拉高外資及國際業界對台灣半導體保密強度的重視。專家普遍認為,隨著先進製程競賽持續白熱化,台灣必須在產業自主、技術防護和國家法制上不斷進化,方能守住全球領導地位。社會大眾與相關政策制定者也積極關注,呼籲加大資安投資與產業「防內鬼」措施。

Photo Credit: 李 季霖, flickr (CC BY-SA 2.0)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