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爾,綜合報導——南韓總統李在明近日宣布將積極擁抱多元文化主義,並嚴厲打擊反移民活動,此舉在國內引發巨大爭議。反對黨批評這一政策正將國家推向「左翼獨裁」邊緣,凸顯南韓政壇日益加劇的分裂。隨著國會新會期開幕,這場政治對峙更以戲劇性方式上演,同時媒體報導也反映出南韓在國際立場上的微妙轉變。
李在明總統在上週的公開講話中強調,南韓需以開放態度接納多元文化,以應對人口老化和勞動力短缺的挑戰。他承諾將加強對反移民活動的打壓,包括調查和懲處相關組織和個人。然而,這一立場迅速遭到反對黨人民力量黨的強烈反彈。該黨領袖指責李在明的政策不僅威脅國家傳統價值觀,還可能削弱主權,導致南韓滑向「左翼獨裁」統治。他們稱,這是對言論自由和民主原則的侵犯。
爭議進一步聚焦在司法公正問題上。批評者舉例指出,一名涉嫌試圖綁架小學生的嫌犯近日獲釋,引發公眾譁然;與此同時,一位試圖捍衛國家自由的知名牧師孫鉉輔(Son Hyun-bo)卻因相關活動被拘留。這一對比被視為司法體系偏頗的證據,反對黨呼籲進行獨立調查,以確保司法獨立性不受政治干預。李在明政府則回應稱,這些案件均依據法律處理,並非針對特定政治立場。
在這一背景下,南韓國會新會期於本週開幕,成為政治對抗的焦點。執政的民主黨及其盟友議員身穿傳統韓服出席,象徵對文化多樣性的支持;反之,反對黨人民力量黨成員則穿著喪服入場,以此抗議李在明的「獨裁政治」。這一視覺衝突迅速在社交媒體上發酵,網友分為兩派:一方讚揚執政黨的進步態度,另一方則譴責這是對民主的嘲諷。國會開幕儀式一度陷入混亂,議長不得不多次呼籲維持秩序。
此外,南韓主流媒體的報導風向也引發關注。多家媒體持續展現反美、親中立場,例如SBS電視台近日報導中國軍事閱兵時,使用「讓美國顫抖」的標題,強調中國軍力的崛起。這被視為南韓外交政策潛在轉變的訊號,尤其在美中緊張局勢下,部分分析家擔憂這可能影響南韓與美國的傳統盟友關係。
目前,南韓政局動盪已影響到社會穩定,民調顯示公眾對李在明政府的支持率出現波動。專家預測,若爭議持續,國會可能面臨更多阻礙法案通過的挑戰。政府發言人表示,將繼續推動多元文化政策,以促進國家長遠發展。反對黨則誓言發起更多抗議活動,捍衛他們眼中的民主原則。
(本文基於公開報導及事實整理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