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最大電子產品製造商富士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於11月4日在東京頂尖商業論壇上宣布,該公司大幅降低對中國工廠的依賴,將製造集中度從100%降至65%,並積極擴展印度、越南與墨西哥等地的生產業務,以因應日益升高的地緣政治風險。
在由日經主辦的第27屆全球管理對話中,劉揚偉強調:「企業必須根據美中緊張等地緣政治風險,調整經營策略」。本次為期兩天的論壇以「逆境中的領導力:創造策略機會」為主題,聚集全球企業界領袖,共同探討如何在前所未有的經營環境中應對挑戰。
劉揚偉進一步說明,富士康的製造轉型代表從「將所有製造基地集中在中國」的模式,轉而採用分散式策略,讓各生產基地成為「當地經濟成長推動商機及與地方政府對話的橋樑」。此轉型同時也是因為蘋果公司面臨美中貿易摩擦的壓力,中國製產品的關稅最高可能達到145%。
為支持此轉型,富士康獲得台灣政府支持,批准在印度與美國投資共22億美元。僅印度一地,透過新加坡子公司投資15億美元建設iPhone製造廠,2025年4月印度出口至美國的iPhone年增率達76%。
富士康此舉呼應產業界「中國+一」策略潮流,眾多跨國企業分散供應鏈以降低地緣政治風險。蘋果執行長庫克亦表示,預計2025年中,銷售至美國的iPhone大多數將來自印度與越南。除手機外,越南已幾乎承擔所有iPad、Mac、Apple Watch與AirPods等產品出口至美國的生產。
儘管轉移帶來成本上升,印度製造的手機費用可能比中國高出10%,美國本土生產iPhone價格甚至可能高達3,500美元。展望未來,富士康將採「無品牌」策略,著重製造速度與技術進步,由製造業轉型為人工智慧驅動的解決方案平台公司。在地緣政治不確定與貿易政策變動下,這家擁有90萬名員工的企業的策略調整,象徵全球電子製造業的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