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年64歲的高市,以強硬立場與保守形象著稱,在第二輪投票中以185票力壓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的156票勝出。首輪投票時高市取得183票,小泉則獲得164票,雙方均未過半,最終由決選分出勝負。高市過去曾擔任經濟安全保障大臣,也是自民黨右派代表人物。
高市的當選標誌著女性在日本政壇長期受限的局面出現突破,大批女性政界人士表示期盼能帶來新風,但高市本身對性別議題立場偏向保守,受到部分女選民質疑。
此次權力更替發生於自民黨領導的聯合政府連續兩次國會選舉失利、在參眾兩院皆失去多數的背景下。儘管自民黨在國會依然為第一大黨,高市的執政挑戰並不輕鬆,必須尋求在野黨合作才能確保重大政策推進。
「我內心沒有歡欣,反而體會到真正嚴峻的工作現在才要開始。」高市面對黨內喊話時強調,執政聯盟必須展現新氣象,恢復選民對自民黨的信心,突破輿論及少數政府帶來的挑戰。
政策主軸方面,高市自稱深受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啟發,主張繼續甚至加碼安倍經濟學,提出「危機管理型財政支出」以振興半導體、核融合、生物科技與國防產業。她強調「國家安全和創新產業是危機下的優先任務」。
外交上,高市多次參拜靖國神社,該行為引發中、韓等鄰國高度關切。此次黨魁選舉期間,包括高市在內三名候選人於戰敗80週年再度赴靖國參拜。她對美關係上已表明若有損日本利益,願意與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就現有貿易協議進行協商,涉及高達5500億美元日方投資及關稅減免相關條款,強調日本「遇到不公就會堅決據理力爭」。
若成功組建內閣,高市將面臨高齡少子、經濟停滯、移民爭議與地緣安全風險四大難題。
照片來源: 内閣官房内閣広報室